loading

Show info
刘晓阳艺术工作室

Published 2020年5月9日

青年画家刘晓阳:画出中国特色的北京味

“写一句在绘画创作上的座右铭”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打开(外国歌曲或中国古典名曲)(交响乐贝多芬,莫扎特,圆舞曲等,心情调整,有时候听古筝)的音乐,沏上一杯(深沉的中国)铁观音茶,赏一赏种植的(兰花,牡丹,梅花)花,每当进行创作,刘晓阳都会营造一种舒心、安静的环境,只为了更纯粹地沉浸在艺术创作的意境中,自由而奔放的表达。

成长在一个书画世家,刘晓阳从出生起就和绘画有了不解之缘,儿时的照片展现着她拿着画笔在墙上、在地板上“乱涂乱抹”的淘气模样。小时候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学习绘画的基本功、大学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大学期间举办个人展览、工作后从事书画教学、现在又重回校园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业,刘晓阳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当初的梦想。

如今在中央美术学院研读版画系研究生的刘晓阳虽刚刚满28岁,但是已经多次参与书画展品的外籍翻译工作并先后担任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拥有了比同龄人丰富的经历。

目前有些刚出校门的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她看到一些同学放弃当初的理想,转行做其他工作,这让她在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增添了一份坚持自己绘画理想的信念。在迎合大众文化品位的同时坚持个人风格的体现,刘晓阳一直保持着追求纯艺术的执着,向着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画家的目标不断进取拼搏。

“我现在就像是飞机行驶在长长的滑翔道上,只有积聚了足够的助推力,才能起飞的更高更远。”现在,徜徉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甬道上,刘晓阳会怡然地扛起画夹,去描绘她心目中的蓝图,而她的绘画事业将永远“在路上”。

老北京味儿变淡了,现在的北京更现代

虽然父亲是河北人,但在北京长大的刘晓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谈起来二十几年的北京生活,刘晓阳表示,北京的变化之大是她感触最深刻的。

“和以前相比,北京的自然环境变了,古色古香的北京味儿变淡,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北京逐步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市。“以前是老北京,现在更像是中国的首都。”刘晓阳说:“但是,北京的文化气息也提高了很多,你看现在美术展览场地比以前多了。不光是有美术馆这样的官方展览场所,还有像今日美术馆、炎黄美术馆这样的私人艺术展览场地,798艺术区里面的多样化,国际化的各种展览,形式丰富,参展艺术家国际化。不同形式的展览也丰富了起来,雕塑展、装置艺术,影像艺术,写实绘画,抽象艺术,表现主义,林林总总,都丰富了北京的文化生活,凸显了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北京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年轻的时候喜欢西方艺术创作的大胆与鲜明,现在才逐渐领悟到中国艺术的韵味与深深沉。”过去闲暇的时候,刘晓阳会去北京德胜门前面的河边或永定河边走走,看看周围的风景,在那里寻找老北京的感觉,感受中国味儿,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我最喜欢的是北京的老牌楼,但是现在很多都看不到了,小时候对北京的很多记忆如今只能在老照片里找寻。”

绘画保持着中国特色

刘晓阳的确是一个执着于表现中国特色的青年画家。

由于父亲是著名画家,所以晓阳从出生就对中国传统绘画耳融目染,家里的宾朋也都是画界的精英,文化名人。这种无形的文化氛围就像一颗飞扬的蒲公英种子,不经意间飘落在了一个孩童的心里,对她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刘晓阳从小学习国画,并始终保持着对水墨的情感。作为一个80后艺术家,刘晓阳在关注当代人的想法、表达年轻人生活情感的同时,痴迷于选择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元素的表现手法,不断努力尝试着把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情愫表现出来。她觉得只有植根于自己的民族,植根于自己的本国文化,才能凸显中国的艺术特色,情感传达才能真实,才能打动观众。在国际上才有可能立稳脚跟,一味的学习描摹西方,不懂得找寻自我,最后只会变成“四不像”,不伦不类,没有艺术的表现力,生命力不强,难免夭折的命运。

2006年(待核实),刘晓阳的版画作品“剪纸”系列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览上获得一致好评,并获得版画系三等奖。对此,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桂林这样评价刘晓阳:“十分具有探索创新意识,悟性很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理解,在文化理念上有自己独到见解。”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刘晓阳一直坚信的一句话。

因为良好的英语口语基础,她多次担任国外书画展览的外籍翻译,和国内外知名画家进行交流,同时,多次的出国旅行让她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认识,成为日后创作的素材。

用一位收藏她作品的荷兰朋友的话说: “她的作品从生活中来,更真实的反映对生活、社会的理解与认识,她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反映生活,真正有感而发的来感动观众。”